上海4月22日电(记者有之炘)作为一座拥有25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上海人口密度大、建筑密集,生活生产场景纷繁复杂。要打造“全球最安全城市之一”的治理新名片,今年的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进一步增强城市安全韧性,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什么是韧性安全城市?上海当前整体的安全生产形势如何?“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应急管理工作?22日,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马坚泓做客“2024民生访谈”进行分享和解答。
2024年4月22日,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马坚泓做客“2024民生访谈”。
分三步走推进上海韧性安全城市建设
于2018年挂牌的上海市应急管理局,至今已成立五年多。回顾过去几年的发展,马坚泓深感全社会对应急管理事业的重视逐步加强,也深感到身上的责任之重。
今年的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进一步增强城市安全韧性,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
什么是城市安全韧性?在马坚泓看来,就是让城市像弹簧一样,能够从容应对外界压力,并快速恢复原状。如暴雨来临,城市可以像海绵般吸收;突发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社会可以快速广泛动员应对;灾后复产重建,社会各界可以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在韧性安全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要的就是要强化社会共治,充分动员全社会力量,对城市运行中的安全风险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马坚泓表示,“上海高水平的安全必须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要坚持社会共治,还要在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趋势下的科技赋能。”
据悉,上海市应急管理局正在牵头起草上海市关于加快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的意见,想通过推动《意见》的落地实施来全面推进上海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将分三步走来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到2027年,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韧性安全城市综合防控体系运行顺畅;到2030年,上海市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韧性安全水平大幅提升;到2035年,上海基本建成具有超大城市特色的韧性安全城市。
“具体而言,当灾害事故发生时,我们城市能够及时感知、快速应对、迅速恢复,保持城市基本正常运行,并通过自我调节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灾害事故风险,最大限度地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马坚泓说。
让“上海无小事、安全无小事”的观念深入人心
2023年,上海市发生有人员死亡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38起、死亡455人,发生了4起较大事故,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整体而言,上海市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马坚泓表示,今年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全面启动上海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目标是用三年时间,将在“治本、攻坚、提升”这三个关键词上下功夫,使得安全生产水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定位更匹配、更相适应,让“上海无小事、安全无小事”的观念更深入人心。
所谓“治本”,一是更加突出安全责任,率先推动安全生产工作从“他律”向“自律”转段发展;二是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健全完善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安全韧性城市综合防控体系、平急两用的基础设施体系、预防为先的隐患排查整治体系和智慧精准的安全治理体系。
所谓“攻坚”,关键是突出问题导向,立足超大城市“火灾事故、建筑领域、新业态新领域”等领域高风险特征,把监管资源和监管重点进一步聚焦到高风险企业上,聚焦到新产业、新领域上,聚焦到事故多发、不放心的企业上。
所谓“提升”,一是坚持用国际视野对标“全球最安全”,加强安全标准宣贯、标准提升和标准研制;二是优化体系管理,推动以国有企业、龙头民企、外企等多元化责任主体为核心链接,向上下游企业辐射延伸先进的安全理念、安全文化,打造一批“用体系管安全”的上海标准和上海方案;三是创新社会共治,推动包括安全生产责任险、社会公众举报奖励、中介服务等第三方服务市场的规范有序发展,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安全治理共同体。
2023年5月11日,上海市长宁区消防救援支队的消防员向社区居民讲解电动车充电存在的火灾风险。新华社记者 方喆摄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新质生产力”成为今年备受关注的热词之一,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在马坚泓看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与维护高水平安全之间具有辩证统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水平安全是确保新质生产力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反哺和推进高水平安全。只有努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才能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安全基础,进而实现应急管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我们在工作中,一方面要以高水平安全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另一方面要以新质生产力引领促进上海应急高质量发展。”马坚泓指出。
近年来,上海市应急管理局立足于补短板、强弱项,加速科技创新布局,推动科技创新赋能应急管理。
去年,上海市应急管理局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签订了两部委战略合作协议,从宏观上确立了本市应急管理科技创新工作机制和总体研究方向。未来,将在夯实应急管理基础理论、攻关监测预警与防控关键技术、研制应急救援技术装备、推动科创平台建设和科普宣传等方面加强布局研究,协同推进上海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
今年,上海市应急管理局正组织首批上海市应急管理局重点实验室的创建,在化工过程安全风险防控、超大城市复杂风险评估、城市韧性治理、电化学储能和锂电池消防安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布局建设,希望借助重点实验室这一科研平台,鼓励依托单位强强联合、协同共建、切合需求,逐步建立跨单位合作机制。
“培养新质生产力,科技赋能应急管理,提升应急管理整体治理水平,是我们肩负的主要责任。”马坚泓说,“我们要继续跟踪调研,结合应急管理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势,主动培育和支持本市相关企业,用高水平的安全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希望这些企业能够研发更好的产品,来服务保障上海的生产安全和城市运行安全,引领和促进上海应急管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